消费在身边,维权“法”先行

作者:原创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次数:157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为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乳源法院联合省乡村振兴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到一六镇开展系列普法活动,为往来群众送上法律知识“干货”。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入户宣讲等方式,吸引了群众的参与。干警们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常见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例,为往来群众讲解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遭遇消费欺诈时的应对措施以及维权途径。

 

                  

“在网上买东西遇到质量问题该怎么办?”“在商店买到过期食品能获得多少赔偿?”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干警们耐心解答,提出法律建议,并鼓励群众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或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干警们还提醒集市上的经营者要依法诚信经营,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普法进校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干警带领学生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课堂中,担任一六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的省法院选调生杨海超针对消费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现象,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未成年人遭遇诈骗的风险、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就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文明健康上网、预防网络诈骗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宣讲,特别强调了网络游戏、手机上网对学生的危害,并鼓励同学们将学到的反诈知识分享给家人,不仅要做法律知识的“小学生”,还要做法治宣传的“小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生动热烈。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既是提升公众法治意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今后,乳源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面向学生、社会公众、商家等不同群体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创优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v